随机的表演就是生活
如果戏剧不再是在惯例性场所一批人表演一段故事给另一批人看,那么戏剧是什么?
境遇戏剧家的回答似乎很简单,如果戏剧不是生活,戏剧又能是什么?
Happening |境遇
Allan Kaprow,1959
1959年,阿兰·卡普罗用happening(境遇)描述一种新出现的戏剧——境遇剧。
就像生活一样,总有故事发生。剧场不再将一个既定的故事展示出来,而是在生活化的舞台空间让剧情随机发生。演员在舞台上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于是,剧情变成一种境遇。
卡普罗为境遇戏剧界定了七点特征,包括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界限越模糊不清、变幻莫测就越好;境遇剧只演一次、不可重复;境遇剧中根本无所谓观众,所有的人都在演出。
18 Happenings in 6 Parts
六部分的十八种境遇
18 Happenings in 6 Parts
卡普罗创作的《六部分的十八种境遇》为境遇剧正式正名。
这出戏演区是画廊的三个展区,观众直接进入演区并自然地将自己的行动戏剧化。观众的每一种活动都变成境遇的一部分并随时改变着境遇。他既是在表演,也是在生活。
18 Happenings in 6 Parts,1959
境遇剧的革命不从剧本文学开始,而是从否定剧本文学开始。如果生活本身就是破碎的、残酷的,被各种野蛮与暴力无情分割,艺术的真实性就不应该诱骗观众沉醉于暂时的骗局中。
它反而应该让人意识到生活的缺憾与不完整性。戏剧就是一些残酷的、非理性的片段,那种可怕的断裂、扭曲与令人绝望的模糊性才是戏剧的真实使命。
18 Happenings in 6 Parts
Hius clos |禁闭
Hius clos, 让·保罗·萨特
萨特也正是通过他的境遇剧《禁闭》(Hius clos)中主人公加尔森之口得出他人即地狱的结论。
剧中强调人物的自由选择,人的自由选择是可以改变的、境遇的。因此萨特创作《禁闭》时说,我们不只是有“他人即地狱”的痛苦,也有“自愿入狱”和“砸碎地狱圈的自由”
《禁闭》也是对萨特存在主义哲学论的形象化阐述:行动构成人的本质——即存在先于本质。
18 Happenings in 6 Parts
如果生活与艺术之间的界限越模糊越好,戏剧如何认同自身?如果戏剧随机发生又随机消逝,日常生活就是戏剧,戏剧就是日常生活,艺术传统又如何确立?
境遇剧反叛了传统,却无力为自己创造未来,但是至少代表了它所出现的那个年代的戏剧艺术的探索精神。
Reference:
A History of Theatre Theories in the west
-
蓝帆医疗携手山东省立医院启动减重患者手术慈善捐赠活动,打造减重公益新标杆互联网 2023-07-04 14:56
-
热烈祝贺! 爱创科技加入中经联溯源技术专业委员会!原创 2023-07-04 14:49
-
中核海得威“健康管理进校园”暨“健康护胃中国行”四区公益活动第一站成功举办互联网 2023-07-04 14:35
-
循环智能在2023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斩获“大模型行业应用典型场景案例”等成果互联网 2023-07-04 14:27
-
中核海得威亮相2023深圳国际高性能医疗器械展互联网 2023-07-04 14:23
-
Taylor Swift | The Eras Tour新加坡站Klook7月7日中午12点开售环球新闻网 2023-07-04 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