摒弃“期刊崇拜”,使得教师评价回归“本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高校教师数量增加,素质不断提高,结构优化,通过人才保障的方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随着大发展大变革,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也面临着组织环境变化、人才竞争激烈、体制和学术体制变革的挑战。把握机遇,迎接挑战,需要在推进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把握改革的关键要素,对改革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作出理性判断和充分估计。


直面“堵点”,长期建功立业,构筑师德高地,师德师风是评价高校教师素质的首要标准,它决定着高校教师对教育实践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近年来,高校师德建设不断推进和实施。但同时,也存在许多不可避免的制约因素。



高校虽然可以把师德作为教师考核评价的首要标准,但无论是在优化评价还是绩效评价过程中,师德主要以底线为主,缺乏分类分级的评价标准,缺乏引导和激励对师德表现的评价还不够。


在当前高校师德建设过程中,要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以全面、系统的思维推进师德建设,把师德建设放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教师道德的困境,仅靠规范和道德惩罚是无法解决的。要坚持传统与现实相结合,规则与境界相结合。一方面,要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植入“尊师重教”、“善知善能”、“见贤思齐”的美德精神。另一方面,高校师德建设要积极引导教师自觉建构自己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和道德素质,从外在道德规范向内在信念的转变,使教师有了热爱教育的决心和淡泊名利的坚持。在高校的具体评价中,要进一步细化、分化、层次化师德评价机制。在师德方面表现突出的,才能得到真正的认可和鼓励。同时,要发挥政策和舆论的积极引导作用。

image.png

破解“难关”,继续努力,激发职业活力

教师专业素质是高校教师综合素质的核心。在高校改革与发展过程中,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育水平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随着新时期一系列改革的推进,我国高校教师在专业水平和德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在职业培训的早期,大学教师往往是学者而不是教师。此外,高校的薪酬、晋升等政策倾向,使得教师基于科研的行动偏好更加明显。特别是在一些高校的压力下,科研与教学之间出现了零和博弈的状态。一些教师对教育理念和方法的推广不够热情,德育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


同时,由于当前高校招聘中受“学者是好教师”价值预设的影响,在招聘考核中更加注重学位和科研成果。对于缺乏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新教师来说,在今后的教学中存在着许多困难。


审视高校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需要理性平和的态度。我们需要通过制度构建“教”与“研”的兼容机制。青年教师不仅要重视自身的学业发展,更要加强教学训练。在起步阶段,要适当减少教学工作量,开设少而精的课程,确立教师和学者的双重身份。要在专业素质结构上下功夫,将教育课程内容融入研究生教育,加强职前教育实践训练,缩短教师专业成长期。在支持高校教师发展方面,要把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成为坚实有力的中心,通过形成教学共同体、多样化课堂教学活动等形式,在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领域发挥引领作用。


高校教师评价对学校管理和人力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它的成效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通过评价促进高校教师的发展,已成为提高高校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手段。评价已逐渐从简单的管理工具上升为文化,它对高校教师的学术方式、生存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项目和论文的数量和水平已成为评定和晋升职称的重要标准,呈现出喜忧参半的状态。目前,高校教师评价的法律依据主要由可量化、可观察和主观判断构成。然后,从最初的学术期刊数量和频次转向客观评价模式。


从本质上说,评价是否客观,除了定量模型的构建外,更重要的是学术研究的深厚学术品质。如果忽视学术质量,就会使学术人员“按部就班”,甚至“投机取巧”。其直接后果不仅表现为周期长、风险高、创新研究减少,而且容易使技术理性冲淡大学对真理的追求和坚守。


当前,我国教育评价领域已经进行了深入的改革,新的部署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未来的改革应立足于学术研究本身的价值,始终遵循求真求善的内在价值和社会发展的外在价值,摒弃“期刊崇拜”,摆脱学术成果的物化取向,使高校教师能够持之以恒、从容地做好学术研究,撰写祖国论文。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每日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